中国推动智能城市的模式分为全面推进或重点突破,大致区分为五类:(1).以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以发展智能产业为核心、(3).以发展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务为重点、(4).以发展智能技术和智能基础设施为路径、(5).以发展智能人文和智能生活为目标。
目前中国已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八成以上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而上海、天津、无锡、深圳、沈阳、武汉、成都等主要都市建立了RFID产业园区,期望能率先发展物联网产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走在国内前列,各主要城市智慧城市发展策略详如下:
主要城市
北京
《智能北京行动纲要》,包含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庭、电子商务等,希望2015年,形成覆盖全市的物联基础网络。
上海
打造城市光网,发展3G、WIFI等多种技术的无线宽带,推动智能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三网融合。
宁波
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以杭州湾新区做为建设智慧城市的试验区,提出「智慧新城」及「生态家园」的目标定位。
佛山
2015年将佛山建设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四化融合先行地,提出智慧服务基设施十大重点工程,希望做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城市化及加快国际化的作用。
广州
建设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牵手营运商」的无线城市官方门户网站,推动市民、企业及社会各界高效便捷的无线宽带网络服务。
深圳
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致力完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动智能交通、培育智能产业基地。希望在2012年实现宽带无线网覆盖率100%,组建华南地区的物联网认证中心。
南京
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智慧人文建设为突破口
沈阳
希望由老工业城市转向生态城。与IBM合作,创新运用绿色科技和智慧技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融合为基础,为生态城建设提供一套方法。
昆山
与IBM合作,实施「城市控管指挥中心、政府并联审批、城市节能减碳」等三大智慧城市软件解决方案,解决城市管理的现实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提出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