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王鹏:智能配电领域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    2012/11/26 18:44:10  我要投稿  

配电网标准化抢修,作为配电网运点的常规性工作,直接面对用户,故障情况多样,推进标准化的抢修,能够提高抢修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的缩短停电时间,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一个是提高供电可靠性,一个是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我们统一了抢修流程、平台和统一抢修指挥这三个方面。

结合配电自动化推广建设,充分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各类应用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建立实用高效的配电抢修指挥平台,充分发挥配网抢修指挥机构信息汇集、统筹指挥、统一调配资源的作用,提升配网抢修专业化水平。

标准化工器具配置:改善工作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有巡检车、作业车和特种车几大类,巡检车要求具备较强的机动性,迅速到达现场进行故障判断,如果简单的故障可以立刻做一些简单的故障处理,特种车包括带电作业车、发电车等等,主要用于电缆故障等特定场所的应用。

从标准化的抢修工作效果来看,通过完善配网标准化抢修体系,加强抢修装备及工器具标准化配置,一张工单、一支队伍、一次到达现场一次解决问题,主要提高效率。

配电抢修人员在城市范围内45分钟,农村地区90分钟,特殊边远地区2小时的时间内到达抢修现场,2011年公司系统完成10千伏特城市配网抢修5万余次,保证了配网的安全可靠性。

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对提高故障处理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意义重大。国家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加强全过程跟踪督导,注重实际应用效果,扎实推进配自动化建设与应用工作。2011年在重点城市核心区逐步开展配电自动化标准化的建设应用。在配电自动化建设方面我们这次提出了几个基本原则,配电自动化建设要结合配电网一次网架的建设与改造进行。结合一次网架的建设与改造。遵循标准化设计、差异化实施,按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充分利用设备资源,配电自动化建设应选用模块化、少维护、低耗能设备。根据实际网架结构、配备状况和应用需求合理选用自动化终端。监控对象要依据一次设备及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各类信息应根据实时性及网络安全性要求合理分层,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信息交互与服务共享,实现功能扩展和综合应用。

配电自动化基础路线支持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与控制,具备与主网和用户良好互动的开放式配电自动化系统。

我们也是制定并发布了配电自动化的基础标准体系,技术原则方面、设计建设、设备选型方面、检测测试、项目验收、运行维护几个方面,全部建立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全面规范指导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与应用。

这次的配电自动化的建设特点应该说在建设管理上非常的规范,对建设的过程进行了监督管理和考核,形成了规范化的项目管理流程,改变了单一的模式,通过信息交互、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共享与应用集成。将配电系统化系统作为配往调度和生产指挥的支撑平台,完善配网调度技术手段,加快故障响应及处理速度,提高配网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遵循EC61968标准架构和借口方式,实现配电自动化与相关系统的信息交互,确保主站系统数据标准性和功能开放性,为互动化应用创造条件。

采用多种可靠通信方式,配合建立综合网管和光缆电路监测等系统,保障配网通信系统可靠运行。建立健全运维体系,明确岗位职责,通过整合配网调度机构和优化业务流程,加强配网调查集约化和生产精密化的管理。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50个城市核心区的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安装1.5万套配电终端,敷设7千公里通信光缆,建设区域内配电设备自动化覆盖率100%。配网倒闸操作和非故障区恢复时间由小时级缩短为分钟级。

加快推进重点城市示范工程,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推进重点城市配网示范工程建设,利用2到3年时间,重点城市核心区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达到一个国际的先进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城市配电网的整体管理水平。重点城市示范工程从内容上来说,优化网架结构,推进生产标准化管理,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配电网状态管理,推进不停电作业和技术标准。

通过这几项重点工作,一个是在重点城市,我们实施的示范工程区域内架空线路联络率、绝缘化率达到100%,全面实施不停电实施检修和标准化检修,同时配电网的状态检修也应该实现全面覆盖,停电时间在5分钟以内,达到一个国际的水准,用户至少在建设范围内,用户全年平均故障停电时间降到5分钟之内,2015年争取在重点城市个用户故障平均停电时间降到50分钟以内,最终能够达到管理经营化和标准化水平的目的和效果。

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发展,落实国家能战略、服务战略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和重要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克服各种困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以优化并网流程,简化并网手续,提高服务效率的原则,为快速响应分布式电源发电项目接入电网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接线方式上,分布式电源采用单点方式接入电网,不同配电台区间低压部建立联络,以防止串供,确保人身安全,并网装置具备失压跳闸和压锁合闸功能,保证电源发电并、离网安全,尽量减少用户投入。

在分布电源并网点装设易操作,具有明显开断指示的开断设备,保证作业安全。系统设备故障抢修、运行消缺、检修等工作。

做好以上工作基础上,我们也加快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技术的深化研究,以有效接纳分布式电源发电大规模接入。

包括研制集逆变控制,保护计量、信息采集、数据通信功能为一体的分布式电源并网借口成套装置,进一步降低用户投入,实现分布式电源的插即用。编制分布式电源接入典型设计,规范分布式电源并网方式。制定分布式电源发电单点接入管理措施,规范分布式电源接入管理。开展分布式电源允许接入最大容量,电器特性等效模型,先进配电自动化,短路电流计算等等技术研究,服务分布式电源持续健康发展,保证人身及电网安全。

以上就是我主要介绍的一些工作,谢谢大家。

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成立的非盈利性的自律型服务型组织,以践行为政府服务、为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宗旨,以凝聚行业发展合力,促进行业科技创新为目的,旨在为电力行业和输配电制造企业间搭建一个信息沟通、技术交流、技术协作的平台,以共同促进电力行业科技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输变电设备竞争力。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