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皖电东送:特高压建设加速 支撑能源可持续发展(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报    2012/11/1 15:29:35  我要投稿  

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工程建设快速推进。皖电东送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相继开工,锡林郭勒盟—南京特高压工程已获得批准,准东—成都±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也已启动前期准备工作……

可以预见,一系列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建成后,我国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将大幅提高,电力实现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为实现我国能源的长期、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链接

工程简介

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是构筑华东地区1000千伏主网架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两淮煤电基地电力外送的送电任务,是缓解华东地区环保和土地资源压力的重要手段,并可以有效解决华东电网500千伏短路容量超标问题,是交流特高压工程由试验阶段向大规模常规建设过渡的示范项目,具有交流特高压工程建设和建设管理的双重示范作用,意义重大而深远。

工程规模

皖电东送示范工程包括四站三线及其相配套的二次系统和调度、通信系统工程。工程起于安徽淮南变电站,先后跨越淮河、长江,经皖南、浙北变电站,止于上海沪西变电站,经4省(市)共计21个县市区。线路全长656千米,全线同塔双回路架设,变电容量2100万千伏安。工程静态总投资185.36亿元人民币,由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南站)、浙江省电力公司(皖南站和浙北站及全部线路)、上海市电力公司(沪西站)共同出资建设。

工程特点

技术水平高。需全面掌握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关键技术,在潜供电流抑制、雷电防护、无功补偿、过电压限制、电磁环境控制和钢管塔应用等方面实现再创新,并推动工程设计、设备研制、施工建设、运行维护技术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巩固扩大我国在国际高压输变电领域的领先优势。

施工难度大。浙北站位于山地,挖填土方总量137万立方米;沪西站位于鱼塘河网地带,桩基16200根;全线平均每千米混凝土量约1000立方米,场平和线路基础施工难度大。钢管塔平均塔高110米、塔重180吨、最大单件重量超过6吨(山区达4吨),单基塔相当于常规工程的大跨越塔,且全线河网泥沼及山地丘陵近60%,塔材运输、堆放和组立难度远超常规工程和试验示范工程,极具挑战性。

示范意义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及其扩建工程全面突破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验证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可行性、可靠性及固有的大容量、远距离、省占地的技术优势。为充分发挥特高压输电优势,节省线路走廊占地,特高压交流电网主网架将主要由同塔双回线路构成。皖电东送工程的建设,将推动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设计、设备研发、施工建设、运行维护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对特高压交流后续工程建设意义重大,示范效果更加显著。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