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内蒙古“窝电”困境:国家电网有责任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光明网能源    2012/10/17 15:39:53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0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关注了内蒙古原煤外运、能源输出的问题,其中提到,位于内蒙古境内的京藏高速呼和浩特至集宁段以拥堵闻名,来来往往的运煤车让公路不堪重负。变输煤为输电,“让煤从空中”走成为解决内蒙煤电外运困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化解电力资源不平衡局面的关键。

事实上,解释“输煤变输电”的益处只是对公众的科普,对于电力行业人士而言,煤电外运的难题直接体现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上,或者说,体现在怎样克服政策的桎梏和体制的束缚。

内蒙古是我国的“电源”之一,但苦于没有直接外输的电网,每年都有大量电力被“窝”在自治区内。同时,内蒙古也是我国电力行业的“特区”,区内有内地唯一一家除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之外,同时具备输电和供电资格的地方电力企业——蒙西电网,也正因为如此,这张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后仅存的地方电网,被几大垄断电网挤压,有人形象的称之为“扼喉”。

所谓的“扼喉”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是蒙西电网的电力要想外送出去,必须经过目前唯一的大型外送通道——国家电网中的华北电网,而蒙西电网能够输出多少电,由购电的华北网决定。目前,这个数字不到蒙西电网发电能力的1/10。其二,蒙西电网试图越过国家电网,直接与其他地方电网或南方电网合作,但这些地方电力公司也被“封锁”在国家电网控制范围内,要想走线难免与国家电网的线交叉,这是后者不能容忍的。以陕西地电与蒙西电网的合作为例,今年4月份,陕西地电就与国网陕西分公司因线路建设问题发生暴力事件。虽然事件在陕西省政府的调停下平息,但内蒙古跨国国家电网与陕西合作的输电线路能否顺利建成,尚不得而知。

另外,南方电网也成了内蒙古电力外输的出路,内蒙古鄂尔多斯送电广东±800千伏直流电的方案已经在5月份完成终稿,“舍近求远”的合作中透露着蒙西电网的良多无奈,甚至有一位前鄂尔多斯的政府官员怒称,“我们的电网可以跨过秦岭东段和长江天堑,却跨不过国家电网的封锁。”

的确,无论是陕西还是广东,都没有华北地区更适合蒙西电网发力,然而,内蒙古却遭遇到了比“天堑”更难对付的对手——国家电网。

国家电网并非无动于衷,事实上,他们一直对内蒙古承诺,将建设蒙电外运的特高压输电线路,解决窝电难题,但几年来反复提及的“两横两纵”等项目迟迟未见动工。蒙西电网与国电的合作延宕被解读为“国家电网封锁蒙西电网”的证据,特别是在煤炭外运能力紧张、东部沿海城市面临“电荒”的同时,内蒙的“窝电”常被认为是国家电网社会责任的缺失。

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是,国家电网一直试图兼并蒙西电网,但内蒙古方面坚持“抵抗”,出于种种考虑不愿拱手相让。深层次的僵持局面是具体工作无法顺畅实施的根本原因。在这问题上,有专家支持蒙西电网并入国家电网,认为这样会加大国家调控力度,可以根本解决窝电难题;也有人认为兼并无异于强化电力垄断,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相违背,有损公平竞争。

在2012年的新年致辞中,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表示,公司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构筑‘输煤输电并举’的国家能源综合运输体系”。作为煤炭外运大省的内蒙古,理应是国家电网践行承诺、履行职责的重要阵地。这么看来,内蒙古面临的电力困境,国家电网是有责任的。无论蒙西电网能否并入国家电网,消极对待煤电外输的态度都不能容忍,垄断性企业不能将“快乐”建立在竞争对手的“痛苦”之上。我们呼吁国家电网站从长计议、拿出诚意,加快解决内蒙“窝电”难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