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智能电网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国家来说,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大大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动全社会节能减排效果的提升;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可以大大促进人员精简、绩效水平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增强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特别是通过智能配电网对输电、用电侧的有效协调和优化供应,可以有效促进特高压和各级主网网架的安全运行,促进远距离清洁能源的优先使用。智能电网的建设是涉及到多个学科和行业的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将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还将借由用电方式的变化在智能家电等相关产业间接创造巨大市场,将为我国电力工业及相关的电子、家电等行业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智能电网建成后,10kv及以下综合线损率平均将下降1.9个百分点,公司年增加收入92.6亿元;年降低人工及运行成本33.7亿元;用电侧增值服务每年可获得7.2亿元收入;若政府每年投入专向资金用于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效项目,可以极大带动社会投资,每年实施能源合同管理为公司带来收益约25亿元,二氧化碳减排量交易收益约为3亿元。每年可增加企业收益累计达200.9亿元,同时可带动国家电网无形资产的提升。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电网建设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综合效益。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于智能电网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国内对于智能电网研究更关注的是智能输电网领域。2007年10月,华东电网公司启动了智能电网可行性研究项目,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思路和行动计划。国家电网公司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2009~2010年是规划试点阶段,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工作;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智能电网的建设,实现关键技术和装备的重大突破和应用,初步形成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2016~2020年是引领提升阶段,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届时,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幅提升,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智能电表得到普及应用。
四、智能电网环境下的价格的制定与监管机制
综合智能电网建设成本核算方法研究、智能电网收益研究和智能电网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建立智能电网的社会福利模型,选择我国体制下的最优定价模式,根据经济外部性和消费者行为建立税收和补贴模型。
五、智能电网经济性的中美比较
主要包括利益主体有何不同?成本核算方法有何异同?收益核算方法有何异同?价格体系有何异同?价格管制与监管政策以及补贴和税收政策有何差异?研究目标及智能电网问题做中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