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智慧城市”这个概念是在继“数字城市”、“智能城市”之后提出的,这是信息化城市的高级形态,借助物联网、传感网,在在家居、路网监控、票证管理、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据了解,北京市东城区现有的2000多部电梯,正在陆续安装传感器和智能终端,电梯的运行状况、检修状态会通过这套设备实时传送到监管部门,若有问题,监管部门也会据此作出及时适当的处理。
去年5月,佛山提出了“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发展方向,提出通过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四化融合”来达到“智慧佛山”的目标。届时,物联网产业规模初步形成,培育出若干个产值超千亿元的战略性产业,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也将全面提升。截至2015年,佛山市民的生活会进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移动化时代,生活也将更加丰富。
这是物联网在城市信息化过程中的一项应用,也是智慧城市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体现,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已经纷纷计划实施这一方案,也有很多其他城市也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但并非所有城市都具备这样的条件,盲目的跟风会让“智慧城市”的建设显得不太理性。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仅仅用硬件基础设施来改变城市,而是一个城市系统再造的过程,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城市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若仅仅只靠技术、工程技术人员规划,这样的做法恐怕不妥。
城市信息化设施的建设要围绕着节约居民的时间资源、提供方便与舒适来进行,完善通信与现代信息服务环境,降低城市的创新与合作成本,从根本上优化城市治理模式和城市运行机制,让城市的创新事业繁荣。
智慧城市有可能引发产业链的一场革命,而它的核心,是在管理和服务,有了强劲的硬件设备和环境,还要有相对应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的改变,同时高效的行政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