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黄孝斌:创新时刻进行 物联网城市信息化实现井喷式发展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9/4 9:51:22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北京市东城区现有的2000多部电梯,正在陆续加装传感器和智能终端。通过这套设备,电梯的运行状况和检修状态会实时传到物业部门,如果出现问题,会及时将情况传送给监管部门,做出适当的处理。

目前,已经有1800多部电梯加装了这一设备。

这是物联网在城市信息化过程中的一项应用,研发这一项目的是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其董事长、总裁黄孝斌说,北京市东城区的这一试点成功后,将向全市推广。

通过一步步的推广应用,最终实现“智慧城市”,是黄孝斌的理想和奋斗方向。目前,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将物联网运用到危险源生产、销售、使用过程的监测和管理以及城市生命线、水电气热这些能源的生产、传输、使用的监测等。

通过短短5年的努力,黄孝斌带领自己的团队,把一个注册资本400万元的公司,发展成一个注册资本达3750万元、年销售规模近4亿元的公司。“要比别人领先半步,对行业、对未来发展要有一个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发现瓶颈,发现之后有一个提前解决瓶颈的方案,然后去做,不要想太多。”黄孝斌说,这就是他的经验。

黄孝斌个人的成长和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都印证了这一点。

黄孝斌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冶金设备总公司工作。1999年,该公司创办北京佰能电气。黄孝斌在学校时是学生干部,工作后又踏实认真,很快崭露头角,加上专业相符,佰能电气成立时,26岁的黄孝斌担任市场总监。

伴随这家企业的成长,黄孝斌体验到创业的艰苦,也体验到跑市场到处“求人”的无奈。

公司逐渐走上正轨。2007年,佰能电气高层决定新成立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专做高端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化相关的软硬件开发。身为佰能电气副总裁的黄孝斌成为这家新公司的总裁,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不断突破,原来工作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一领域的问题。”黄孝斌说,那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当时接手的时候,我们没有人、没有业绩、没有资质、没有基础研究。”30岁出头的黄孝斌带着30多人的团队从零开始。

黄孝斌领先半步的原则帮了他,“在那之前,我把从事这一领域的架构和发展瓶颈思考得比较清楚,对于怎样解决技术点问题也有了想法,给后面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尽管黄孝斌认定城市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但2007年时,国内只有部分研究院所和高校在做研究,所谓物联网无线传感技术,还只是一个概念。另外,即便是研究出了成果,转化成产品、形成市场,也需要时间,一个新的公司怎样生存成了摆在黄孝斌面前的难题。

为此,公司内部也出现阻力。黄孝斌顶住压力,坚持做站到最前沿的事情。与此同时,也开展一些传统业务,解决生存问题。就在那个大家还都在“做概念”的时候,黄孝斌拿出100万元,建立物联网展示中心,邀请客户来参观,再根据客户需求改进产品。

“最初人家不了解你,会以各种理由推迟、拒绝,但是,只要有客户来看,就会受到触动和启发,渐渐地来的人就多了。”黄孝斌说。

2009年后,物联网开始井喷式地发展。黄孝斌和公司由于领先了半步,取得了先机。现在,黄孝斌正在思索从研发产品到研发平台,从供应商到服务商的转型,“对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要持续进行,创新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