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智能电网高效提升消纳能力
8月15日,在国家电网促进风电等新能源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国网发言人张正陵表示:我国并网风电5258万千瓦,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内并网风电达到5026万千瓦,6年年均增速87%。
大规模风电消纳是世界性难题。而我国,因资源禀赋所限,存在风电资源集中、远离负荷中心,风电集中地区电源结构单一,系统调峰能力薄弱等客观原因。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风电消纳问题更为突出。
“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大区之间的联系还很薄弱,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和与之相适应的全国联网能力,难以适应下一步风电大规模发展和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的需要。”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在促进风电等新能源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科学院清洁能源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黄伟光亦表示:“特高压在推动能源资源的跨区域配置,尤其是打通西部大水电、大风电外送通道上作用重大。”分布式能源发电在并网运行和技术管理上的问题也在不断得到解决。
“大规模不可控的风电、光电并网时,采用发电调度的方式进行电力平衡不一定经济。采用负荷调度的方式追踪不可控电源,可能是一种未来电力系统调度的有效补充。智能电网是负荷调度的最佳平台。”王锡凡在智能微电网论坛上提出了负荷调度的新概念,为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利用提出新的路径。
“2012年,我国已进入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时期。其建设与发展一方面能够解决大规模清洁能源接入带来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问题,有效提高电网接纳清洁能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坚强的跨区网架结构,可以为远离负荷中心的清洁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提供输出条件。”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副主任沈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智能微电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途径
8月16日,蒙东陈巴尔虎旗赫尔洪德“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接入控制试点工程”的通过验收,为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提供了重要示范,具有里程碑意义。
“微电网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又一佳径,针对我国资源禀赋的局限性,微电网以自发自用的优势,减轻电网的负担,提高投资积极性,更利于市场的开拓;因其安全性能好、生存机率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孟宪淦表示。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国将建设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针对微电网的建设和示范,国家能源局将组织一批示范项目,并通过一系列促进措施,把可再生能源规划落到实处,推动产业发展。”董秀芬表示。
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宏表示:“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的首选,目前经济增速改缓,外销受阻,光伏产业面临困境;开发我国自身的可再生能源需求和市场,配套发展智能微电网技术,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2012第七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智能微电网分论坛上,提出“中国特色微电网”的新概念。中国特色微电网支持多种新能源分布式发电,能实现快速隔离,对大电网无影响;可并网、亦可孤网运行、即插即用、无缝切换;同时,具有储能系统,支持削峰填谷,具有高效能源管理功能,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等品质。
“一个好的微电网对于大电网而言,是一个模范的分布式电源或者是一个模范的负荷;一个好的微电网对于用户而言,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电网,具有高可靠性;是一个智能的,可以双向互动的电网。”杜宏这样解释中国特色微电网。
“尽管微电网技术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前沿技术,但现阶段微电网发展缺乏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随着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未来,微电网将成为打开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金钥匙’。”孟宪淦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