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电网技术发展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众所周知,微网一般通过单点接入大电网,即从电网端看进去微网是一个可控发电单元或者负荷。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微网内各种分布式电源的互补性,能源的利用更加充分,并且减少各类分布式电源直接接入电网后对大电网的影响,同时方便配电网的运行管理,降低因电网升级而增加的投资成本,降低输电损耗,并有利于减少大型电站的发电备用需求。
同时,由于微网有两种运行模式:并网模式和孤岛模式。在并网模式下,负荷既可以从电网获得电能也可以从微网获得电能,同时微网既可以从电网获得电能也可以向电网输送电能;当电网的电能质量不能满足用户要求或者电网发生故障时,微网与主电网断开,独立运行,即运行于孤岛模式。从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然而,微网目前在国内外都还处于实验室和工程示范阶段,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挑战。
首先,微网建设、运营模式与目前电力法规存在一定的冲突,国家相关政策尚不明晰,已成为微网未来发展的主要障碍。
其次,微网中使用大量的电力电子装置作为接口。一方面,电力电子装置的可控性,有潜力为用户提供更高的电能质量;另一方面,使得微网内的分布式电源相对于传统大发电机惯性很小或无惯性,在能量需求变化的瞬间分布式电源无法满足其需求,所以微网通常需要依赖储能装置来达到能量平衡;另外,基于电力电子器件的本身电气特性和控制特点,通过逆变器接口的电源过载能力低,故障特性与旋转发电设备具有明显不同,使得微电网运行及故障特性与传统电网有明显区别,增加了继电保护及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配置难度。
最后,微网中关键设备如储能变流器、并网接口、协调控制器、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还不够完善,在国家层面还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特别是微网中多种接口形式电源协调稳定运行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的实验验证。
微电网技术发展获支持
目前我国电力科技工作者已开始在微网方面展开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国家层面也有"863"和"973"计划支持微网领域的研究及相应的示范工程,并着手微网相关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及关键设备等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的制定工作。这必将有利于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关系统集成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微网及其相关高新产业链的发展,有助于加速电网智能化进程;有助于供电公司积极面对变革,克服分布式发电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低成本、清洁的电源;有利于整个社会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技术探索需凝聚行业力量
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承办,华北电力大学培训学院支持的“2012智能配电网及其关键技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微电网技术也被列入此次研讨会重要议题之列。届时,主办方北极星电力网将借助自身强大的媒体资源优势,邀请相关企业和行业内资深人士就此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解析。同时,也为与会者提供信息交流、商务洽谈的有利平台,为企业品牌拓展赢得商机的宝贵机会。联系电话:010-8575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