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输送效率,规划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大电网
全网综合线损率力争降至6.12%,比“十一五”下降0.16个百分点;全面消除综合线损率超过12%的县级供电企业。西电东送主网架形成“九直八交”的送电大通道。
规划建设结构合理的主网架和各省(区)负荷中心受端骨干网架,主干电网、城市电网、农村电网更加协调发展。加强电网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从规划源头提高电网防冰、防台风水平。做好各层级电网结构优化,使潮流分布更加合理,串补、静补、紧凑型线路等新技术得到更加广泛应用,为全网总体优化、节能发电调度创造条件。
“十二五”期间,西电东送主网架形成“九直八交”的送电大通道;广东电网形成以珠江三角洲双回路内外环网为核心、适应东西两翼电源接入需要、便于接受外区来电和省内电力交换的骨干网架;广西电网形成类“井”字型网架结构,逐步转变成为南方电网统一主网架中另一个重要的受端电网;云南电网形成适应本省负荷和西电东送需要的“两横两纵一中心”的省内500千伏输送电网络和“五交五直”外送通道;贵州电网形成适应各类电源分层接入和电力可靠供应的500千伏网格型主网架;海南电网西部、南部加强为三回,北部形成以海口为中心的环网结构。
5 加强城市和农村配网建设,提高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至“十二五”末,全网城市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5小时,主要城市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化大城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统筹主网与配网发展,注重各级电压等级的协调,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加快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提高城乡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抓好农电发展,切实做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搭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电力发展平台。计划投资1116亿元进行农网建设改造和升级,占电网总投资的27.9%,建设变电容量4155万千伏安,线路长度309271千米,全面实现区域内无电人口通电,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用电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6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电网升级改造
在深圳光明新区、珠海横琴新区、广州中新知识城等地区开展智能配网建设,在广州、深圳、南宁等主要重点城市推进配网自动化建设。
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电网科技含量。将新能源规划、分布式能源规划纳入电力工业规划,适时开展区域综合能源规划,实现统筹发展。
坚持二次系统与一次系统同步建设,强化二次系统建设,注重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建设先进、可靠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通信网络,提高电网调度运行智能化水平。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积极研发和采用新的电网安全稳定技术,建立电网动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备用体系,构建主动型和对策型相结合的新型电网安全时空防御体系。“十二五”期间,稳步推进二次系统一体化和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研究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