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明确,输煤的成本是否远远高于输电的成本,要从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多视角看待特高压的优越性。
[薛禹胜]我们实际测算下来,同样一度电费用在能源传输方面消耗减少7分钱,哈密到郑州线差价是减少1毛钱一度电,所以我觉得应该具体分析,但是特高压电网的技术并不一定是贵的,从长远来看是很经济的一种手段。比如说,大家都很熟悉城市的交通道路,如果我们没有高速公路也可以用城市公路的发展维持一段时间,但是这个走不远,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觉得在开始时高速公路造价高的问题,就会比地方公路解决同样问题要好得多。再比如,现在高铁从技术角度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可惜的就是因为管理不善、腐败等问题,把它掺杂到技术上面,使技术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以前江苏代表团开两会都是坐飞机,现在都是高铁来回,时间节省了,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减少了。所以我认为大家看问题的角度,管理的缺点是一定要注意,但是不能和技术问题混合在一起。我认为从技术上来讲,中国的电网发展一直是比国外滞后的,这次在特高压电网的制造过程中走在了全世界前列。
[薛禹胜]我不赞成为了去作为世界第一技术而去发展一个技术,但是这是我们客观需要,并且在这个领域当中,中国人的确做出了非常漂亮的成绩,这点已经被示范工程的效果所证明。我觉得这个技术的发展,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去看。除了比较输煤输电的问题,还应该看到环境安全的代价,以及科技进步的代价,所以各方面来看应该是有一个全面衡量标准。我认为特高压电网技术本身来讲是一定要发展的,对于特高压电网技术来讲就像我们从220千伏发展到500千伏等级的时候,会碰到很多的困难。我坚信若干年以后,回头来看的时候大家不会去讲特高压电网等级是不必要的。希望大家能够从一个全面的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多方面视角去看待这个新的技术,在初期的时候由于不完善会带来一些风险,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度过这个阶段,现在特高压电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