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孙丹萍在分组讨论会议上表示,可采取电网收取过网费的方式,解决分布式能源并网难题。
在项目的投资建设中,分布式能源的投资建设可以通过与电网组建合资公司的形式,共享投资收益,从而调动电网的积极性,促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并拟建设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
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尽管国家发文明确鼓励该产业发展,但分布式能源面临的“气价高、并网难、电价低、外卖难”四大障碍犹存。分布式能源“并网难”是利益分配问题
在孙丹萍题为《关于促进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提案》中,详细解释了分布式能源并网难的原因。
“并网难”是目前制约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最突出障碍。究其原因,首先是现行的电力体制。受电力产业政策约束,一个法人建设的项目只能自发自用,不能向周边其他法人出售多余电力。我国分布式能源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安装地点多为火车站、机场、大型公共建筑等,主要采用“不并网”或“并网不上网”的方式运行,大多数项目存在并网困难。以大型综合商业区和工业技术开发区分布式能源项目为例,此类项目产出的冷、热和蒸汽可在整个园区销售,而电力却不能。目前已投产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如北京南站、浦东机场、长沙机场、广州大学城等,都存在上述并网难题,使得上述项目只是作为中央空调孤网运行,所需电力仍然需要外部电网提供,无法实现直供电。
其次,“并网难”的深层原因是发电与买电双方的利益分配问题。电网公司主要利润点不是居民用电,而是商业用电,特别是高峰时段的商业用电。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初衷是在电价最高的时候自己发电,电价最低的时候上网买电。以上海浦东机场分布式能源站为例,该项目利用电价差,白天0.7元/千瓦时的电价时自己发电,夜里0.2元/千瓦时电价时停机买电,基本上可以实现平均0.6元/千瓦时的电价、外加制冷制热的预想。当大多数用于商场、医院、火车站、机场等商业用户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都照着最佳经济方案运行,电网公司的利益必将受到较大的损害。
建议电网参与分布式能源投资收益
为破解发展分布式能源存在的障碍,促进分布式能源的大力发展,孙丹萍委员建议,可允许电网向分布式能源收取过网费,或者参与分布式能源的投资收益,调动电网支持发展分布式能源的积极性。
孙丹萍认为:“如果允许电网收过网费,用电方与电厂可以根据市场互相议价,支付过网费给电网,那么无论分布式电源电价如何,只要有人愿意买,电网就有利可图,并网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在项目的投资建设中,从电网利益的角度出发,分布式能源的投资建设可以通过与电网组建合资公司的形式,共享投资收益,从而调动电网的积极性,促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孙丹萍建议。
以日本为例,东京电力公司与东京瓦斯公司就是通过合资,在分布式能源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在东京新宿区建设热电冷联产中心,收到了很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