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十一五’后期,湖北及华中电网季节性、局部性缺电局面越来越严重,至2011年,已经发展成为全年性、全区域性缺电局面。而内蒙古、新疆等地丰富的能源资源却无法大规模外送。”本次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华中分部主任谢明亮呼吁以特高压破解难题。
数据显示:2011年,华中电网拉闸、限电和让峰(简称有序用电)电量达59.67亿千瓦时,有序用电天数达233天,日最大有序用电电力达1044万千瓦,约占全网最大统调用电负荷的8.4%;其中,湖北有序用电天数达30天,日最大有序用电电力达207.1万千瓦,约占湖北电网最大统调用电负荷的8.4%。仅依靠华中地区现有资源和维持现有接受区外电力规模,预计“十二五”期间湖北最大电力缺额达1000万千瓦。
谢明亮列举了四大主因:一是用电需求高速增长。受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因素影响,2011年华中地区统调用电量增速较东部(华东)高约3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华中统调用电量增速较全国平均值高2~3个百分点。二是电煤供应严重不足。全省煤炭储量不足全国的1%,发电用煤的98%需要从外省购入,铁路几乎是唯一运煤渠道。而采购煤、运输煤的压力却很大。2011年上半年,华中电网电煤库存仅维持在1000万吨左右,比往年减少约300万吨,全网最大缺煤停机容量达到520万千瓦,另外还有将近120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因煤质差而出力受限。电煤短缺是华中地区前三季度缺电的重要原因。三是来水偏枯。目前,省内水电资源基本开发完毕。近年来华中地区干旱频繁出现,2011年上半年全网重点水库累计来水量总体比多年均值偏少2成,影响了水力发电。四是跨区电网输送能力严重不足。
谢明亮强调,依靠特高压远距离、大规模输入电力是解决湖北及华中地区缺电的有效途径。内蒙古、新疆以及西南地区是国家确定的综合能源基地,仅准格尔、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三大煤电基地已开展前期工作的电源就达到1亿千瓦。这些能源基地距离湖北及华中地区的负荷中心一般1000~3000千米。特高压输送电力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优势,是彻底解决湖北及华中地区缺电问题的根本举措。为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力争2015年从内蒙古到湖北省的输送电量达200亿千瓦时,必须加快特高压通道建设。
为此,谢明亮建议有三,一是将发展“三华”同步电网和交、直流特高压工程纳入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电力规划和电网专项规划。二是尽快核准和启动建设向湖北及华中地区输电的特高压工程。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特高压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出台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赔偿、拆迁和民事协调等方面,完善相应政策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