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网站公布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总结了过去几年我国新材料行业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五年我国新材料行业的发展重点以及重点工程。介绍了我国新材料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巨大进步。
据悉,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超过6500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约20%。其中,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
《规划》预计,十二五”新材料产业规模总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研发投入明显增加,重点新材料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建成一批新材料工程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打造10个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新材料销售收入超150亿元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培育20个新材料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专业性骨干企业,建成若干主业突出、产业配套齐全、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新材料产品综合保障能力提高到70%,关键新材料保障能力达到50%,实现碳纤维、钛合金、耐蚀钢、先进储能材料、半导体材料、膜材料、丁基橡胶、聚碳酸酯等关键品种产业化、规模化。推广30个重点新材料品种,实施若干示范推广应用工程。
“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6000万千瓦以上,建成太阳能电站1000万千瓦以上,核电运行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预计共需要稀土永磁材料4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50万吨、高性能树脂材料90万吨,多晶硅8万吨、低铁绒面压延玻璃6000万平方米,需要核电用钢7万吨/年,核级锆材1200吨/年、锆及锆合金铸锭2000吨/年。《规划》中还预测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产业等六个产业的新材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