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虽然设计中实现无人值守,但基于目前电子式互感器故障率高的原因,国网公司提出加强电子式互感器运行巡视的多项建议。
智能电网或减速
去年年中,国家电网在长春召开的智能变电站建设现场会上,要求加快智能输变电工程建设。此后,国网直属科研单位中国电力科学院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有为在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在全国建立5000座左右的智能变电站。他解释这5000座并非全部新建,有些将采用智能化改造,但“要把所有要建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升级”。
上海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由于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至2020年,智能变压器将新增总投资3500亿元、智能开关新增总投资2800亿元、新型互感器新增总投资900亿元。
一位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高管向本报透露,出于当前电子式互感器技术上的不稳定考虑,国网公司可能会放缓智能电网的推进速度,对于电网来说安全永远第一位。“在新技术新产品的普遍应用、大规模推广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放缓一下,思考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而在南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总工程师潘济猛看来,这一切无需太担忧。“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大,出问题的只是电子式互感器一个环节,现在在应用方面大家小心一点。随着技术和产品的慢慢成熟,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投资界依然看好智能电网。东北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周思立认为,出现的问题不至于影响到整个智能电网投资进度,国网的招标还在按计划进行。“不是说互感器被炸了几次就再也做不出来了,这可以改进。比如特高压设备,5年前别说特高压,就是超高压我们也做不了,现在国内几大变电企业不是也在做特高压设备吗?也都在挂网运行。我们不必纠结于几次事故就怎么样了,问题没有像业内传得那么严重,毕竟我国的制造能力还是摆在那里。”周思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