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交通的进一步发展,智能交通增长潜力将逐渐显现。
2008年中国公路智能交通市场规模超过220亿,业内人士预计未来5年仍将以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
2011年一季度,我国智能交通项目数量825个,市场规模76亿元。其中城市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621个,市场规模23。5亿元,同比增长32。8%,高出2010年平均增长率一倍。以区域发展情况看,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而中西部地区主要还集中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城市内部的智能交通系统有待于继续建设和完善。
智能交通受到政策持续扶持,“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加速将带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迅猛发展。
近期《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出台,极大推动了全国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截至2011年5月份,中国的一级城市百分之百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详细规划;有80%以上的二级城市也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对智能交通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
大量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建成,将刺激交通系统监控和管理软件、以及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系统软件提供商、地理信息服务商等将获益匪浅。
按照规划目标,地级市至少拥有1个一级客运站,县及县级市基本拥有1个二级客运站。“十二五”期间还要建设与铁路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约100个,其中,在36个中心城市重点打造约40个集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出租车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客运枢纽。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特别是道路运输将面临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规划中重点提到了发展绿色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任务,这也将促进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
按照城市公交的政策、标准推进农村客运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货运站场建成率达到40%,重型、专用、厢式货车所占比重分别达到25%、10%和25%。另外,“十二五”期间,全国营运货车实载率达到60%。牵引车与挂车比例达到1:2,甩挂运输完成的周转量在道路货运中的比重达到1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