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11年12月1日至2日,2011智能电网设备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培训会在山东青岛市完美落幕2011年12月1日,2011智能电网设备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培训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中电协智网委副秘书长——杨奖利进行培训第一讲《智能电网设备研发的思考》。针对为什么要发展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发展趋势及前景,以及用户对智能电网设备的需求和研发方向等问题做了解析与展望。
中电协智网委副秘书长杨奖利
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智能电网呢?智能电网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以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深度融合发展为依托,成为领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智能电网能够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提高电网能源运行效率,改善电网运行方式,满足节能减排需求。
同时,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开辟了新的能源供应和利用条件,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增加能源多元化的能源保障输送渠道,符合能源安全的需求。另外,也是电网自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智能电网,单从目的和功能看,单纯的传统输电网络很难完成智能电网的使命。须将发电、变电、输电、用电环节等纳入,实现发、输、变、配、用、调各环节的统筹管理,才能实现电能高效、低碳生产、输送、调度、分配及使用。智能电网是一个涉及社会范围广大的系统工程,需涉电各环节密切协同完成。故智能电网不但对电网有一定的要求,对电网的相关设备也有很严格的要求。
未来十年,智能电网领域将约有4万亿元的建设投资。预计2011年至2015年将新建改造8000座智能变电站,这一阶段预计投资2万亿元;2016年至2020年将新建改造7700个智能变电站,这一阶段预计投资1.7万亿元。
随着电力电子、控制、传感器技术的发展,IEC61850标准通信技术的确立,智能电网设备的支撑技术正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中,将传感器或控制器、智能组件与先进的高压设备本体或部件进行一定程度的一体化设计产品将成为今后只能电网设备研发的方向。
未来智能电网设备研发的产品实现方式将从产品性能检测、运行状态检测、设备功检测、绝缘状态监测、辅助设备工作状态检测控制等方面入手,在智能组件中将相关测量、控制、计量、监测、保护进行一体化融合设计,将高压设备与通信、辅助部分、与站控一体化平台要做统一的综合规划设计,为电站告急管理应用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