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N应用于电力通信系统的展望
1、多业务的统一承载
由于PTN所具备的端到端伪线仿真技术和区分服务机制,对业务的优先级进行分类,保证了在网络的转发节点上高优先级的业务能够得到优先转发,实现针对每一业务流的QoS保证。
例如:对于传统的语音业务,可以采用端到端伪线仿真技术提供支持:对于线路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数据业务。可以通过设置高优先级和预先分配足够带宽来保证其时延:对于故障录波数据、故障测距等信息,可以通过设置适当优先级和预先分配合理带宽来提供服务:而对于无特殊需求的一般性业务.则只需为其设置较低优先级和适当带宽。
PTN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初级阶段,可以用PTN网络承载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综合信息网业务,不承载时延敏感的保护等调度信息网业务。后续随着运维人员对PTN 技术的熟悉和对PTN网络时延抖动等性能的充分验证后可以考虑把调度网上的业务割接到PTN网络上承载。
2、时间同步
由于TD—SCDMA对时间同步的要求,中国移动3G基站普遍采用美国GPS系统实现时间同步,出于施工 、成本及系统安全的考虑。从2008年3月开始,中国移动启动了“GPS替代方案”技术创新工作。一方面利用我国自主发射的北斗卫星作为时间信号源,一方面通过有线传输网络传送精确时间同步信号,最终从时间信号的来源和传输2个方面相结合.彻底摆脱对GPS的依赖。
目前,变电站内已广泛使用GPS系统对时,为站内需授时的设备(如测控装置、保护装置等)提供时间基准,电力系统同样存在对GPS的依赖问题。PTN的产生为电力行业的GPS替代,从而提高电力行业的时间同步网络安全性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3、通信网络中的位置
由于PTN所能提供的最大速率网络侧接口只有10 GE接口。其优势体现在小颗粒业务的灵活接人、汇聚收敛和统计复用上,若以其组建骨干层以上网络则可能无法满足当前业务带宽高速增长的需求,因此,运营商一般将PTN定位于汇聚层。由PTN组建地市和县级或到变电站的网络,提供全业务的汇聚或接人网络,而由PON组建配电和入户网络,提供密集的多点接入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于输电网,OTN适合作为骨干层。而PTN可以作为汇聚层和接人层:对于配电网,PTN可以作为骨干层和汇聚层,而用PON作为接入层。当然,如果没有带宽的大容量需要,也可以将PTN作为输电网的骨干层。
结束语
随着PTN技术的逐渐成熟和设备的规模部署, 可以预见,未来电力行业PTN逐步取代现有MSTP网络已成大势所趋。如何借鉴通信运营商研究成果,加强PTN试验网建设,研究解决电力通信发展中的问题,让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智能电网,应该成为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