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智能电网配用电系统的通信方式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通信新架构
业内一种普遍的看法是,信息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电力流、业务流、信息流”融合的坚强中枢,其中配用环节因历史的原因通信基础薄弱,未来2到3年是电力行业加大在配用电领域投入的高峰,EPON技术适应性强,从而缩短了技术探索的周期。
H3C专家分析,“配用电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取决于配电网的规模和要求实现的具体水平。总体比较而言,光纤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损耗小,光电隔离,不受电磁干扰,组网方便、灵活。在配电自动化中,可以利用已建成的变电站到主控中心的光纤网络无源光网络(EPON)或光纤自愈环网(工业交换机)进行数据传输,这在许多地区都有成功的经验,是未来配用电自动化数据通信发展首选之一”。
许多网络设备厂商抓住了这一机会,在电力行业有了新的突破,H3C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不过,H3C还有着更为深厚的行业积累,从2006年开始就和电力用户一起在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及智能家庭领域进行EPON在电力环境中应用的不断探索,不但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程经验及电力环境施工规范,还专门为针对电力行业的业务特性开发出专门的ONU接入产品,并对网管软件进行定制化的修改,满足电力生产运维的实际需要。
凭借不断的技术创新,H3C已连续多年服务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的生产及信息系统项目。截至2010年底,H3C承建了国家电网调度骨干网和80%的省级调度骨干网,20余个网省的调度数据通信网和第二平面骨干网以及全国十几个网省调度二次安全防护及信息网络。
随着厦门等智能电网试点城市项目的陆续验收,未来智能电网建设将在全国展开。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公布的“智能电网”发展计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这意味着,在智能电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一个全国性的市场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