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自2010年芜湖推广“智能电表”以来,智能电表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智能电表,以不同于以往电子表的优势,赢得了一些人的欢迎;但也因其未知的试用效果,让一些人产生了误解。为什么要推广安装智能电表?智能电表究竟“智”在哪里?
推广智能电表是大势所趋
智能电表,不仅在芜湖掀起了更换风潮,其实在全国各地目前都在推广。推广原因何在?“国家要求推广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芜湖市供电公司的周金富主任告诉记者,智能电表是为建设智能电网而推出的计量设备,是该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推广智能电表是应势而生、大势所趋。
既是智能电表,那么它“智”在哪儿?与机械电表相比,它又优在哪?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智能电表具备分时表功能,可以记录用户每日的用电情况,最长可以记录90天;此外,用户实时用电负荷都能通过智能电表一目了然。正是缘于其在技术上具备的优势,推广才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便于快速抄表,实时掌控用户用电情况,易于未来建立信息系统,实施阶梯电价,更大程度地在家庭中实现真正的节能。
智能电表跑得快吗?
很多新鲜事物,在刚推行的时候,难免会遭遇到质疑甚至壁垒。智能电表也不例外。记者了解到,按照预先规划,到2011年,芜湖市要在全市安装更换36万多只智能电表。但是据统计,2010年,芜湖市安装了10。2万只智能电表;而今年到目前为止,仅更换了5万只。为什么智能电表放慢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脚步?记者获知,主要缘于一些质疑的声音,特别是缘于来自于坊间“智能电表跑得快”的传言。
智能电表真的跑得快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所以一部分人误认为“智能电表跑得快”,是因为去年集中安装智能电表时,正逢严冬,气温骤降使部分用户的用电量本身骤增;其次,也与业务层面的操作有关。因为更换智能电表,使得抄表周期比原先延长,实际用电天数大于之前的抄表周期,用电绝对数增加。实际上,智能电表跑得并不快。